央视网消息:眼下,是全国秋粮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,水稻、玉米长势如何,我们首先跟随镜头去各地看看。
这里是山西省朔州市,当地水稻正处于盛长期,阳光下,千亩“稻海”随风涌动。地处雁门关外的朔州市曾经自然条件恶劣,农业生产落后,如今,对生长环境有着严苛要求的水稻也在这片土地上“安了家”。2018年起,当地政府通过整治河道,平整改良盐碱地,这里的水质得到改善,引河水灌溉种植水稻。近年来,水稻连续增产,加工的“生态米”远销多地,昔日的盐碱地也变成了现在的“米粮仓”。
现在,我们看到的是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。夏季的南泥湾,远山郁郁葱葱,脚下禾苗青青,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象。2016年,当地确定了“农旅结合、以农促旅、以旅扶贫”的思路,发展旅游产业,带动农民增收。2019年,南泥湾引进适合种植的“海水稻”品种进行试验种植。经过对土壤和品种的改良,今年南泥湾“海水稻”亩产大幅提高。近年来,老区的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、教育培训、文化旅游等产业,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,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,正在阔步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。
您现在看到的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的乌江镇元丰村。从空中俯瞰,2000多亩彩色水稻色彩斑斓,多种颜色的彩色水稻种植绘制成稻田画,田园风光和生态美景尽展眼前。“丝路飞天、丝路驼铃、彩色飘带”等巨型画作,让地处河西走廊的村庄有了江南水乡的灵秀。兰新铁路、青蒙一级公路穿插其中,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农业的美好画面。过去,这里由于土地盐碱化,水稻单产较低,元丰村退出水稻种植。从2019年开始,元丰村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,疏浚河道,开挖盐碱沟,让水系循环了起来。土地达到种植条件后,重启水稻种植模式。农田整治与艺术的交融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。
相关推荐
- 新时代,我在中国|南洋媳妇的平潭“慢生活”
- 新疆决肯村:“美村”“富民”比翼飞
- 加强“三渔”疫情防控工作 海南已累计检测渔民109.4万人次
- 新加坡媒体:中国的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裕了
- 新华全媒+丨村里来了“医生书记” 小山村也有“大医院”
- 【组图海报】稻谷飘香好“丰”景
- 在希望的田野上 | 新疆伊犁迎来瓜果丰收季 多措并举扩大销路
- 走进县城看发展|云南腾冲: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
- 【在希望的田野上】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确保秋粮安全成熟
- 牢记嘱托建新功|带领乡亲们多种粮、种好粮
- 河南内乡:路通民富山区美
- 各级水利部门做好监测预报预警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
- 水利部松辽委:辽河部分河段超警状态将延续到8月下旬
- 我与总书记“同框”|小黄花成为“致富花”
- 监测预警、分类指导……农业农村部部署台风“木兰”防御工作